当前位置: 首页> 物种库> 尾羽龙

尾羽龙

  • 更新时间: 2020-09-09 22:58:26
  • 来源:未知
  • 简介

    中文名称:尾羽龙

    拉丁文学名:Caudipteryx

    发音:/

    含义:尾巴羽毛

    纲:蜥形纲

    亚纲:双孔亚纲

    目:蜥臀目

    亚目:兽脚亚目

    类:蜥臀类 Saurischia

    科:尾羽龙科

    属:尾羽龙 Caudipteryx

    时代:白垩纪

    分类:恐龙

    分布:中国辽宁 Liaoning, China

    食性:杂食性 Omnivorous

  • 详细介绍

    尾羽龙属(学名:Caudipteryx)又名尾羽鸟,是一属小型的兽脚亚目恐龙,约有孔雀大小,生活于下白垩纪的巴列姆阶(约1亿2460万年前)。它的学名的意思是“尾巴羽毛”。它们的身上覆盖着羽毛,整体外观很像鸟类。尾羽龙有两个物种已被命名,分别是模式种的邹氏尾羽龙(C. zoui)及董氏尾羽龙(C. dongi),前者发表于1998年,后者是于2000年发表的。尾羽龙化石首先是于1997年在中国东北辽宁省的义县组中被发现。

    这些发现为世界上首次为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鸟类羽毛起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使我们对羽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研究第一次建立在化石证据的基础上。这些发现表明羽毛的最初功能并非飞行,而是保暖或者吸引配偶等,羽毛不能再作为鉴定鸟类的特征,羽毛发生在鸟类出现之前。以后如果我们发现长羽毛的动物化石,必须仔细观察它的骨骼形态,才能确定它属于鸟类还是肉食类恐龙。因为,长羽毛的动物未必是鸟类,它有可能是一个长着羽毛,栖息于地面上的肉食类恐龙。

    如同许多其他手盗龙类,尾羽龙具有爬行动物、鸟类的混合特征。

    尾羽龙有着短、方形的头颅骨,口鼻部类似喙,在上颌前端只保存有少数锐利、长的牙齿。它们拥有长后肢,身躯体结实,显示它们可能是快速的奔跑者。在它的尾巴及手臂上有对称的正羽,上有羽枝与羽片,这些羽毛的长度为15到20厘米。这些原始羽毛延者第二指排列,如同其他手盗龙类与鸟类的原始羽毛。尾羽龙的化石没有保存者附着于前肢的次要飞羽,这点与驰龙科、始祖鸟、以及现代鸟类不同。有可能是尾羽龙在生前时,手臂已没有羽毛,或者原本有,但没有保存于化石之中。由于羽毛的短小及对称,以及短手臂,可见尾羽龙是不能飞的。

    尾羽龙被认为是种杂食性动物。在至少两个标本中发现了胃石。在某些草食性恐龙、初鸟类的会鸟、以及现代鸟类中,这些胃石位于沙囊的位置中。相反地,大部份兽脚亚目却是肉食性的,它们亦缺乏兽脚亚目普遍的锯齿牙。

    尾羽龙具有短尾巴,末端坚挺,尾椎数量少,如同鸟类与偷蛋龙下目。另外在短尾巴末端,有一丛羽毛。它们的骨盆与肩膀原始,颅骨的许多处也有原始的特征,例如:方轭骨、鳞骨、方骨、颧骨、下颌孔。尾羽龙的第三指缩短,类似原始鸟类与偷蛋龙科的雌驼龙。尾羽龙的肋骨有钩突,牙齿类似鸟类,身体的整体比例相近于现代的无法飞行鸟类。